首页 资讯 正文

端午将至 榕城“粽”头戏登场

体育正文 182 0

端午将至 榕城“粽”头戏登场

端午将至 榕城“粽”头戏登场

原(yuán)标题:端午将至 榕城“粽”头戏登场 ——各路新派粽子和传统(chuántǒng)手工粽子大比拼 菜市场内,市民选购包粽子的原材料。记者 沐方婷(mùfāngtíng) 摄 四时花竞巧,九子(jiǔzi)粽争新(xīn)。端午佳节将至,福州的(de)粽子市场很火爆,既有各路新派粽子的争奇斗艳,也有传统(chuántǒng)手工粽子的经久不衰,还有市场之外藏在阵阵粽香里的味蕾记忆。近日,记者走访福州多家商超、农贸市场、餐饮门店,探寻这场端午“粽”头戏。 “四川折耳根的(de)‘暗黑’、泰式(tàishì)冬阴功的酸辣(suānlà)、黑松露牛肉的奢华感……今年粽子大玩新概念。”在六一路的沃尔玛超市,消费者陈琳将韩式泡菜五花肉粽放进购物车。货架上,30多款创新粽中,约半数(bànshù)标注着“地域限定”“网红爆款”的标签,每盒定价12元(yuán)~25元。 “之前一说到端午节,总会想起咸粽(zòng)(zòng)和甜粽,没想到今年竟然推出这么多种(duōzhǒng)口味,真想每种口味都尝试下。”陈琳说,前段时间她发现超市上新(xīn)了很多种粽子,就好奇地买了几种,没想到味道还不错,“泰式冬阴功粽、四川火锅牛肉粽等咸粽挺不错,椰香紫米青稞粽、黄米酸奶粽等甜粽也很好吃,感觉粽子这种食物可盐(kěyán)可甜。” 沃尔玛超市的工作人员说,与往年相比,今年(jīnnián)超市的粽(zòng)子口味、品种更丰富,不同包装类型的粽子应有尽有,既有2个一包的尝鲜款(kuǎn),也有家庭食用的大包装,还有节日馈赠亲友的礼盒款。简装粽主打性价比(xìngjiàbǐ),根据一份的个数,单价(dānjià)从几元至十几元不等。“折耳根五花肉粽、泰式冬阴功粽等新口味卖得很好,年轻消费者(xiāofèizhě)很喜欢。”工作人员说。 新派粽子出圈,健康饮食的(de)潮流日益凸显。在杨桥路的山姆超市,一款山姆自营的五彩杂粮粽卖断货。这款粽子用紫米、黄米、玉米、青稞等五谷杂粮代替一部分糯米,搭配(dāpèi)上南瓜、蜜枣、芋泥等配料,瞬间捕获饮食健康人士的芳心。知名电商平台发布的《端午节消费观察》显示,低糖低脂的乌米粽、紫薯粽、五色(wǔsè)糙米(cāomǐ)粽搜索(sōusuǒ)关注度(guānzhùdù)同比增长均超过100%。 尽管新派粽子来势汹汹,但在榕城各大超市,传统鲜肉粽、豆沙(dòushā)甜粽依旧占有一席之地。价签上,非遗工艺、古法柴烧等字样格外醒目,每个6元(yuán)~10元的定价彰显性价比优势(yōushì)。 位于乌山路的(de)醉仙楼是(shì)经营福州传统口味甜品的老店(lǎodiàn),端午节前,粽子的销量翻了几番。“花生粽3.5元(yuán)、豆沙粽4元、肉粽5.5元,现在每天能卖几百个粽子。”店主说,店里的粽子都是手工制作,不少来买粽子的都是几十年的老顾客。 对一些年轻人而言,手工粽子散发出的烟火(yānhuǒ)气比机器包的粽子更具吸引力。每到端午节(duānwǔjié)前,在福州十八中附近摆摊的马奶奶就会卖(mài)粽子,一张用毛笔写的“粽子清单”上列着9种粽子的品类与(yǔ)价格,素粽2.5元、肉粽5元。80岁的她(tā)端午节卖手工粽子、清明节卖手工清明粿,小摊已经摆了五六年。 凭借着真材实料,马奶奶的小摊在社交平台上火起来,不少年轻人被“种草”,甚至一些年轻人从(cóng)很(hěn)远的地方专门赶来打卡。“90后”市民小林每种口味的粽子都买(mǎi)了2个,“女朋友很喜欢这种(zhèzhǒng)烟火气十足的小摊,粽子用料很实在,价格也不贵”。 一缠一绕(yīrào)皆是味蕾记忆 商业大潮中,一切食材似乎都可以(kěyǐ)标准化生产,但是端午节家人亲手包的粽子,却能唤起不同(bùtóng)时代的人对传统节日特有的感情与记忆。 福州先锋(xiānfēng)市场(shìchǎng)不少干货摊位里,滚着水珠的新鲜粽叶、白花花的糯米(nuòmǐ)、圆滚滚的花生粒等包粽子的原材料一应俱全,吸引不少市民(shìmín)排队购买。吴大姐一边挑选粽叶和糯米,一边对记者说:“自己包的粽子干净、放心、料足。” “70后”司机陈(chén)师傅的母亲(mǔqīn)已经80岁了,擅长制作各种本地小吃,包(bāo)粽子更是拿手绝活。每年端午节前一个月,她就忙着买粽叶、泡糯米,准备包粽子。“她每天都要包上百个粽子,有时还会(háihuì)按需定制,比如外孙想吃干贝粽,她就包干贝粽。”陈师傅说(shuō),母亲包好粽子后,会去各个亲戚家送粽子,“整个大家族每年端午都能吃到老人家亲手包的粽子,大家都说我妈妈的粽子是大家族共同(gòngtóng)的味蕾记忆”。 所有的(de)节日美食中(zhōng),刚来福州工作的安徽小伙方林最爱端午节(duānwǔjié)的粽子,这也与他的童年记忆有关,“记忆中,剪开粽草,拨开粽叶,鲜肉粽香扑鼻而来,妈妈包的粽子里是入口即化(jíhuà)的肥肉,吃一口嘴角会流油”。 如今,方林(fānglín)虽然离家较远,但(dàn)每年(měinián)临近端午,母亲都(dōu)会亲手包些粽子寄给他,今年还变着花样给他包香辣牛肉粽。买粽叶、煮牛肉、拌糯米、包粽子……虽然工序比较复杂,但方林的母亲乐此不疲。“原来我不理解(lǐjiě),为什么母亲坚持包粽子给我,但长大后我懂得了(le),手工粽子里包的不仅是食材,更是家人的爱。”方林说。(记者 沐方婷 任思言) 更多精彩资讯请(qǐng)在应用市场下载(xiàzài)“央广网”客户端(kèhùduān)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(tóusù)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(zūnzhòng)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端午将至 榕城“粽”头戏登场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